首页 > 书香政协

关于书斋的梦想

作者:童天怡

发布时间:2024-03-21 18:31:47 来源:民主协商新闻网

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,他读书的样子自小就刻在我脑海中。

在村小的大教室里,冬天的早晨,父亲穿一件褪了色的兰色棉大衣,坐在一把吱哑作响的竹椅上,双手捧着一本书,身体凑着炉火前倾。火苗映红了他年轻的脸庞,随着他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上下跳动。

父亲从乡村到乡镇,在中心小学既是卧室又是餐厅的小房间里,有一张黑色的办公桌,父亲经常伏案工作到深夜。父亲曾自我调侃,如果这里可以称为书房的话,一定把它命名为“三味书屋”。父亲所说的“三味”是茶味烟味酒味,因为他好茶嗜烟喜酒。

后来,我大学毕业,回到母校工作,以父亲的名义分到的住房,成了我小家庭的安身之所。父亲骑自行车每天往返,白天和我在一起。旧教室隔出来的火车厢式的住房,一长溜共三间,我们占据了西边的两间,东头的单间为另一家所有。没有窗户,里间黑咕隆咚,外间也不敞亮。父亲一开始把办公桌放在外间的窗户下,眼睛老花后,他干脆把桌子搬到了外面的天井里,横放在屋檐下。光线好了,可也有麻烦。遇上大雨,瓦缝漏水,地上溅水,根本无法落座。春天雨水多,雨小的时候父亲就挽起裤脚坐在那里。他身体板正,手执毛笔备课,有时也抄书,投入时,他的嘴巴会随着毛笔上下左右,努来努去。

父亲爱读书,可他最终也没有一间真正的书房。

父亲给我留下的书不多,一本《四角号码字典》,两本《古文观止》,三本《红楼梦》,还有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参加函授学习的课本。

《古文观止》的特殊来历,父亲跟我讲过许多次。当年宁继福老师与父亲成了好朋友。宁老师有两只上了锁的木箱,里面全是藏书。父亲向宁老师借书。第一次宁老师有过短暂迟疑,很不情愿地站起身,从裤袋里摸出钥匙,走向摞在一起的木箱。开锁、翻起搭扣,打开箱盖,一整箱书袒露在父亲面前。宁老师问:“你想看什么书呢?”父亲有备而来,脱口而出:“我想先读读《古文观止》。”宁老师翻了翻,拿出两本纸张泛黄的书,郑重其事地递到父亲手中,说道:“别弄脏了,借你半个月,行吗?”

父亲拿回书,如获至宝,一有闲歇,就用毛笔抄写在备课纸上。由于工作和家务繁忙,又没有安静的书房,半个月到了,两本书连上册都还没抄完。按照约定,父亲把书还给了宁老师,但过不多久,他又惦记那两本未抄完的《古文观止》了。第二次再借,宁老师很快就将书取出来,给了父亲。

父亲还向宁老师借过其他书,借阅《古文观止》的次数最多。后来,宁老师到社科院工作,临行前,他把《古文观止》送给我父亲作纪念,如今它保存在我的书房里。

经过了几十年的岁月,那套《古文观止》风干了水分,变得十分脆弱。早年,我还经常翻阅;现在,有时因为怀念,我只能打开包裹它的花布,凝视一会儿。对于要不要送去修复,我十分矛盾,顾忌它被修复以后,失去经年累月的丰厚,失去绵延不绝的深情,找不到它作为象征,赋予我书房光明的亮色。

因为父亲的缘故,关于书斋的梦想,数十年在我心里沉浮,无数次涌动的念头都被强压下去了。记得朱熹说过:“凡读书,须整顿几案,令洁净端正,将书册齐整顿放,正身体,对书册,详缓看字,仔细分明读之。”读书是最具仪式感的一件事,需要正襟危坐,需要静心投入。书房是诗书的殿堂,不能浮皮潦草。

间续买了一些书,偶尔也端坐其间,但俗事的烦恼在心里起起伏伏。直到几年前,那个承接父亲心愿,关于书斋的梦想日益明晰,筹建书房才真正付诸行动。

南向九平方米的小房间,先前放了一张小床,以应不时之需。下定决心后,第一件事就是把床撤了,然后将书桌对窗横放,与书柜垂直,便于采光,方便随手打开书柜阅读。由于学习书法,我给书房起了一个斋号,出自周汝昌先生的文章,叫“鹊玉轩”。

“鹊玉轩”是曹雪芹祖父的斋号,有一个非比寻常的来历。据说,古时有一座名山,山上尽出玉石。因为俯拾即是人们又不知其贵重,大家捡起来用于驱赶喜鹊。曹雪芹爷爷感叹怀才不遇,曾对他奶奶说:无论多么好的人才,没人识,就只是一块鹊玉。

在常人的眼中,书斋,它首先是房子,像随园那样静能读书,动能莳花赏月,更好。但追念父亲的梦想和他坚持不懈的努力,我恍然大悟,村小的大教室、乡镇小学的“三味”宿舍、县中的房檐之下,都曾是父亲的书斋。他让我懂得,不管身在何处,书斋都只是承载梦想的地方,实现梦想都必须超越书斋的局限。他短暂的一生,并未因没有象样的书斋而失色,他是一块“鹊玉”,他的梦想早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得到了实现。

责任编辑:王丽娟